掃描加微信
免費獲取方案
教練技術(shù)最經(jīng)典的十個故事
發(fā)布時間:2016-11-02 08:47:37 發(fā)布者:鐵贏企管
心態(tài)
心態(tài)的變化是決定性的因素
周末,兩個朋友約我去田貝打乒乓球。他們兩人中一個水平比我高,另一個則不如我。不過奇怪的是那天我和他們比賽的結(jié)果卻恰恰相反——我常常是打敗水平高的,卻輸給水平低的。
我反省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了其中的奧秘。
我們?nèi)齻€人雖然水平有高低之分,但實際上差距并不大。平時大家經(jīng)常在一起打球,互相的特點都比較了解,誰發(fā)揮的好一點誰就可能贏。我和水平高的打,心里特別重視,所以打的比較好;和水平低的打,覺得自己贏定了,不是太在乎,于是輸?shù)舨辉撦數(shù)谋荣悺?/div>
在這個過程中,心態(tài)的變化是決定性的因素。
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下面這個故事:
有兩個推銷員到非洲去推銷鞋子。到了非洲之后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原來非洲人是從來不穿鞋子的。其中一個沮喪地說,這里的人沒有穿鞋的習(xí)慣,肯定沒有鞋的市場;另一個則非常高興,他說,非洲人沒有穿過鞋,正說明了這里很有潛力,市場大的很呢!
可以想像的到,第二個人在事業(yè)上比第以個人更容易成功。因為只要你愿意去積極地發(fā)掘,就會有可能性、就會有機會。
不同的心態(tài)帶來不同的行動,而不同的行動又會帶來不同的結(jié)果。我們自我改善的時候往往容易從行動上入手,但如果心態(tài)沒有改變的話,效果是有限的。教練技術(shù)就是針對人的心態(tài)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、同樣乘坐在一艘船上,同樣遇到不好的情況,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態(tài)度。
有人會抱怨:這個鬼天氣,為什么沒有風(fēng)來幫助我們航行。
有人會等待風(fēng)起。
有人會努力劃船。
還有人會說:沒有槳,用手劃。
可愛的怪獸
煩惱其實是一次很好的機會
Elsie是一名教練。下面要講的是,她是如何教兒子面對困難和煩惱的。
生而為人,每一個兒子都會遇到困難和煩惱,每一個母親都要面對這樣的兒子。只不過,不同的母親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。Elsie是怎么做的呢?
她告訴兒子,不要把困難看成困難。
“那把它看成什么呢?”兒子問。
把它看作你平時最愛玩的電子游戲中的那些怪獸。當(dāng)它來的時候,你不要怕,你只需要用力地打它,打敗它。你甚至可以想:呃,又有得玩了。你玩游戲的時候,不是越大的怪獸越刺激好玩嗎?
“如果我打不過它,失敗了怎么辦呢?”
那又有什么關(guān)系呢?你平常是怎么做的?不就是重新開始游戲,再玩一次嗎?
我相信,Elsie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,肯定和別的孩子有所不同,因為聽完這番話,連我自己也覺得玩電子游戲有嶄新的意義了。
佛家說:煩惱即菩提。
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:煩惱其實是一次很好的機會,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,思考如何解脫。事實上,如果沒有煩惱,也就不需要什么解脫了。正如在一場游戲中,沒有怪獸就沒有什么好玩的了一樣。
而說到失敗,那不過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眾多結(jié)果中的一種而已。
煩惱也好,困難也好,怪獸也好,失敗也好,關(guān)鍵是你以什么態(tài)度來對待它。
如果你愿意換一個角度,換一種心態(tài)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怪獸,原來都可以是那么可愛的。
影響
影響是避免不了的,問題上如何去利用
一本雜志中有一篇文章的題目為“別讓沖突影響業(yè)務(wù)”。Eva一見之下,立刻說道:“應(yīng)該改為‘如何利用沖突影響業(yè)務(wù)’。既然有沖突,影響就是不可避免的,問題是你如何去運用。”
這中間的區(qū)別在于對“影響”的看法。影響不一定都是壞事,影響可以是負(fù)面的,也可以是正面的。
正如Eva所說的,問題是你如何去運用。
有一次一位學(xué)員在為自己開脫時說:“我之所以這樣,是受了他們的影響。”
教練當(dāng)即問到:“為什么不是你影響他們呢?”
是啊,為什么我們總是把自己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呢?
我們?yōu)槭裁纯偸潜挥绊?,就好像我們不具有影響力似的?/div>
我從未完整地讀過列夫-托爾斯泰的一部作品,但他有一句話多年來我一直印象深刻。他說:“我的全部思想就是——如果說邪惡的人們能夠積聚成一股力量的話,那么善良的人們也同樣應(yīng)該如此。”
借用托老夫子的句式,我也可以這樣來結(jié)束這篇文章:
如果負(fù)面的事務(wù)能夠造成影響的話,那么正面的事務(wù)也同樣應(yīng)該如此。
就是你
在某次活動中播放了一部影片,是史泰龍主演的《龍出生天》。電影說的是美國某座城市中發(fā)生了意外爆炸,很多人被困隧道底,最后歷盡艱辛、出生入死的故事。
看完電影后,大家紛紛分享自己的感受,很多人都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其中有一個片斷對我個人很有啟發(fā)。
有幾個押解中的囚徒被鎖在囚車中,發(fā)生意外后無法出來。這時女主角出現(xiàn)了。不過他只是驚慌失措地喊了一句:“我去找救星”,就想轉(zhuǎn)身離去。其中,一個囚徒大聲喊到:“你不就是那個救星嗎?”
女主角沒有再去找任何人,而是自己開始了救援行動。
果然,女主角成功地救出了車內(nèi)所有的囚徒。
這上個很聰明的囚徒,他的聰明激勵了女主角,也拯救了自己。
我們很多時候就會象那個女主角一樣,總覺得有人可能天生就是救星,就是領(lǐng)導(dǎo),就是王候?qū)⑾嗷蚴鞘裁创笕宋铩?/div>
我們?yōu)槭裁床豢梢允撬麄儯?/div>
我們?yōu)槭裁床豢梢栽陉P(guān)鍵時刻比他們更先站出來?
就是你,沒有別人了,你就是那個人,那個起決定性的人。
法國存在主義哲學(xué)大師,唯一在獲獎后拒絕領(lǐng)獎的諾貝爾文學(xué)獎得主薩特說:“一個人想成為什么人,他就會成為什么人。”另一位印度哲人的話更符合我這篇文章的主題,所以我用來作為這篇文章的結(jié)尾。
他說:每個人都是佛陀,只是他自己不知道。
發(fā)問
發(fā)問是教練四種能力中的一種。
在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(jīng)流通處所印的釋金明著《唯識方便談》一書中,有一個有趣的故事,深入淺出地展示了發(fā)問的妙處。
故事是這樣的——
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是一個佛教徒。有一次她去大慈悲寺拜佛,方丈陪她去游覽寺院。公主聽到樹上鳥叫,很高興的說:“多么悅耳的聲音阿!”
方丈問到:“請問公主,您是用什么去聽鳥的叫聲的?”
公主說:“當(dāng)然是用耳朵去聽!”
方丈:“那么,死亡的人有耳朵嗎?”
公主:“有”
方丈:“死亡的人能聽到鳥鳴嗎?”
公主:“死亡的人沒有靈魂,怎么會聽到鳥聲?”
方丈:“睡著的人有耳朵和靈魂嗎?”
公主:“有”
方丈:“那么,睡著的人聽到鳥叫嗎??”
公主愣住了,接下來,方丈開始向公主展示佛學(xué)的奧妙。
所謂大疑者大得。發(fā)問是一種清晰事情真相很好的一種手段。提出問題意味著探索的開始,發(fā)問的過程也就是揭示矛盾,找出答案的過程。這一點在上面的故事中已有充分的表現(xiàn)。
佛教印心經(jīng)典《愣嚴(yán)經(jīng)》中釋迦牟尼與阿難“七處征心,八還辯見”的對話也是發(fā)問的絕好例子,只是原文比較長,也比較深奧,所以不在此處引用。有興趣者可以找來對照印證。
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(lǐng)風(fēng)騷三百年。
禪宗公案以成為古香古色的經(jīng)典。在今天,你若想親身領(lǐng)略當(dāng)年唯識論大師直指人心的發(fā)問風(fēng)采,就去和我們的企業(yè)教練對話吧。
蜘蛛無辜
生活由你決定
Elsie的兒子曾見過一只巴掌大小的蜘蛛爬上父親肩頭,所以一直很害怕蜘蛛。
Elsie問他為什么這么怕蜘蛛,他說:“蜘蛛太難看了,所以我怕。”如果運用教練的技巧,你會聽到,這句話的意思是:蜘蛛太難看了,讓我害怕。是蜘蛛的問題,不是我的問題。我是沒有辦法的。
Elsie又問:“是不是所有人都害怕蜘蛛?”
“不是,你就不怕,我的一個同學(xué)也不怕。”
Elsie再問:“同一個蜘蛛,有人怕,有人不怕,那么是由誰去決定怕還是 不怕呢?”
兒子想了想說:“是人去決定的。”
Elsie問了最后一個問題:“那你有什么決定?”
“哦,”兒子的表情舒展開來,“那蜘蛛沒什么可怕的了”。
如果你留意的話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Elsie只是問了四個問題,事情就解決了。真可謂是空手奪白刃。這就是教練四種能力中發(fā)問能力,教練通過一系列有方向的問題,幫助你清晰事物本來的正式面目,讓你自己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所在。數(shù)年后,Elsie提起這件事情以后,她兒子只是記得曾經(jīng)害怕過蜘蛛。
在給我說這個故事的時候,Elsie特別強調(diào),最后兒子說的是,“蜘蛛沒什么好怕了。”而不是“我不怕蜘蛛了”。其中的區(qū)別在于我不怕了,后者是以蜘蛛應(yīng)該被怕為前提的,我只是找到了一種方法,所以我不怕了。而前者的意思是,蜘蛛本來就沒有什么可怕的,這是從更根源解決問題。想一想,通常我們是怎么對待害怕蜘蛛的兒子的?“連蜘蛛都怕,真沒有出息。””蜘蛛難看,你不看它不就行了?”第一種說法是在指責(zé);第二種說法首先肯定了蜘蛛是難看的,不過你可以逃避,說這話的人在教你一種方法,而非真正解決問題。
其實,你覺得蜘蛛難看,蜘蛛說不定還覺得你難看呢!
我們在工作中,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、那樣的“蜘蛛”。
那么,你又會有什么決定呢?
天天圣誕
愛趁現(xiàn)在。最好的時機,往往就是現(xiàn)在
Loretta告訴教練Megan她要去捐血。
“好哇!” Megan問她,“你會什么時候去呢?”
“我打算圣誕節(jié)去。” Loretta回答到。
“那你捐血的目的是什么呢?” Megan繼續(xù)問她。
“當(dāng)然是救人啦!” Loretta不假思索地說。
“現(xiàn)在是幾月份?” Megan問了第三個問題。
“八月。” Loretta開始感覺到自己什么地方不妥了。
“既然是救人,為什么不立刻去救,要等上幾個月呢?”
Loretta顯然覺得圣誕節(jié)捐血比較特別,比較有意義,所以選擇這個日子了。但是Megan通過幾個問題幫她清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:到底是想救人呢還是想做一些對于自己有紀(jì)念意義的事情?
如果是在實踐耶穌濟世救人的精神,哪一天不可以是圣誕節(jié)呢?
Loretta很快救去捐血了。
誰能保證我們一定有明天呢?誰又能保證我們一定能夠等到某個固定節(jié)日呢?
如果你想去捐血,如果你想去愛,如果你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。那么今天,今天就是最好的日子。
你喜歡吃榴蓮嗎
榴蓮是一種亞熱帶的水果,被稱為“水果之王”。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其味美妙之極,往往會一邊品味“金枕頭”或者“第二十六”,一邊贊不絕口;而不喜歡吃的人則會連聞到味道都受不了,我還記得在泰國時導(dǎo)游叮囑我們不能把榴蓮帶回酒店,以免影響其他住客。
有一天,在Lawrence的口里,我聽到一句和榴蓮有關(guān)的話語:
“你喜歡吃榴蓮嗎?”
當(dāng)時Lawrence、我和另外一名學(xué)員在一起交談。那位學(xué)員說她不喜歡某某同事,一看見那個人就討厭,不想和她一起共事。然后,Lawrence就問了她這句話:
“你喜歡吃榴蓮嗎?”
“不喜歡”。那位學(xué)員回答。
“那吃榴蓮是不是不對呢?”
“當(dāng)然不是。”學(xué)員再次回答。
“好啦,” Lawrence笑著說:“你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你不喜歡某樣?xùn)|西不等于這樣?xùn)|西就不對。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不對就是不對。你可以不喜歡那個人,但是并不防礙你和她一起工作啊。你可以繼續(xù)不喜歡她,不過 你也可以繼續(xù)和她一塊共事,是不是?”
學(xué)員點頭稱是。
在這里,Lawrence運用的是四種教練能力中的區(qū)分能力。
區(qū)分,借用《大學(xué)》中的一個概念叫作:格物致知。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分門別類,使我們能夠清楚地知道他們分別是什么,有什么特點。
通過區(qū)分,我們可以更清晰我們的狀態(tài)。比如,我們可以區(qū)分我們的喜好,我們的判斷、我們的情緒與事情的真相之間的區(qū)別,而不會過分執(zhí)著于自我,可以更開放、更包容地生活。
所以,當(dāng)你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喜好來處事的時候,我想你不防像Lawrence那樣自問一句:“你喜歡吃榴蓮嗎?”
大王與小六
“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。白馬已經(jīng)老了,只能慢慢走,但綞是能回到中原的。江南有楊柳、桃花、有燕子、金魚……漢為中有的是英俊通武的少年、倜儻瀟灑的少年……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(zhí):那都是很好很好的,可是我偏不喜歡。”這是金庸小說《白馬嘯西風(fēng)》的結(jié)尾。
從教練技術(shù)的角度來看,江南雖好,去并非那位姑娘的真我價值。真我價值是一個人真正的需要,了解對方的真我價值,就可以與之更有效的溝通。
阿靜是一位從事保險業(yè)的職員,也是一位教練。她給我們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。
這是關(guān)于她11歲的兒子的故事。
阿靜一直以為兒子是一個很內(nèi)向、不愛說話的人,但某天和兒子的一場撲克游戲改變了她的看法。兩人玩的是一種為“爭上游”的游戲,這是在中國老百姓中很流行的撲克牌玩法。它的規(guī)則是:在每次新開一局時,前一局的負(fù)者要向勝者上繳一張最好的牌,以示獎罰。
有一局阿靜輸了,正好她手上有一張大王,這可是最大的一張牌。她想讓兒子開心一下,于是說:“兒子,媽媽給你一張大王。”“但兒子并不象想象中那樣開心。阿靜問他為什么給他大王還不高興,兒子說:“我不想要大王,我想要一張小六。”原來他手上已經(jīng)有三張小六了,再多一張就可以湊成“四大金剛”了。
阿靜非常感慨:我們一直以為自己已經(jīng)給了他最好的東西了,沒想到他需要的不是這個。他有他自己的需要。于是她問兒子:“你是喜歡媽媽給你買電腦、游戲機呢,還是喜歡媽媽跟你聊天、關(guān)心你?”兒子沒有立即作選擇,卻說:
“媽媽,你再說一遍剛才的話。”
“為什么?”
“因為我想聽”
那天,阿靜的兒子跟她聊了足足三個小時。
其實,這是我們通常易犯的錯誤。人們經(jīng)常會給孩子一堆高級的玩具,給戀人昂貴的鉆戒或項鏈,給父母補品或更直接的貨幣。然后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:我已經(jīng)給了你最好的東西了,你還要怎樣?
這就好像我們喜歡吃蘋果,于是把蘋果串在釣鉤上,扔進水里,并對水里的魚說:我已經(jīng)給了你這么好吃的東西了,你為什么還不上鉤?
你猜魚會怎樣呢?
“蘋果是很好很好的,可是我偏不喜歡。”《白馬嘯西風(fēng)》里那位姑娘的回答將會重復(fù)一次。當(dāng)然,如果魚可以說話的話。
自 信
在一次研討會上,有人告訴Lawrebce,他很不自信,他不知道如何才能自信。
Lawrebce對他說:其實我聽到你是很自信的。你那么自信地告訴我你不自信。你對你的不自信是那么地自信。你怎么可以說你不自信呢?
Lawrebce的話聽起來有點像繞口令。
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自信,關(guān)鍵在于你是把自信用于“我做不到”呢,還是用于“我一定能做到”。
對于自信,Lawrebce還這樣說過:
我們的訓(xùn)練不是教你什么叫做自信,自信有什么好處,自信內(nèi)涵又是什么?我們不關(guān)心這些概念。我們根本就是要激發(fā)你的自信,讓你成為自信的人!
下一篇:看梁凱恩如何自我激勵
上一篇:你敢喝馬桶的水嗎?
重慶管理培訓(xùn)鐵贏公司